学生风采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25.10.15
国庆假期,当别人还在纠结人挤人的景区时,一群热血学生已经踏上了川西的奇遇之旅——在奥太娜雪山挑战自我,于成都玉林邂逅文艺,打卡潮流地标,在都江堰感悟千年智慧,让青春的脚步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,走出别样的国庆记忆。这趟旅程,是青春与自然的碰撞,是文化与历史的交融。
奥太娜雪山:以青春之名,攀人生高峰


海拔5210米的奥太娜雪山,是许多学生的“人生第一座雪山”。当脚踩冰镐、手抓岩石,寒风在耳边呼啸时,19岁的焦培晟、李健阳们用毅力诠释着青春的倔强——缺氧不缺勇气,疲惫不失决心。
从山脚下的忐忑,到冲顶时的坚定,当站在经幡飘扬的峰顶,望着云海在脚下翻涌,才明白:雪山从不是征服的对象,而是让我们看见自己渺小与伟大的镜子。那些凌晨摸黑出发的疲惫,那些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,在“成功登顶奥太娜”的瞬间,都化作了成长的勋章。
成都玉林&IFS:文艺与潮流的青春交响


从雪山的凛冽切换到都市的鲜活,成都玉林的涂鸦墙前,“成都玉林”四个大字搭配着随性的桌椅,文艺气息扑面而来。在这里,喝一杯手冲咖啡,逛一家独立书店,就能触摸到成都最地道的“慢青春”。
而IFS的爬楼熊猫,则是青春潮流的另一面。这只巨型熊猫以几何感的姿态“攀”在商场外墙,与周边的PRADA、优衣库形成奇妙反差,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潮流地标。在这一慢一快的切换中,我们读懂了成都的包容——就像青春,既可文艺深沉,也可活泼张扬。
天府广场:在伟人凝视下,致敬祖国华诞

天府广场上,毛主席塑像巍峨矗立,广场中央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”的红色标语与缤纷花海交相辉映。站在这里,仰望伟人的手势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——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,才有了如今的盛世繁华。
都江堰:拜水千年古堰,读懂“造福万代”的智慧


如果说雪山是自然的馈赠,玉林是城市的温度,那都江堰就是历史的回响。站在玉垒山上俯瞰,鱼嘴分水堤、飞沙堰溢洪道、宝瓶口引水口构成的水利奇迹,在薄雾中若隐若现。邓小平同志“造福万代”的题词,更是道尽了这项工程的不朽价值。
两千多年前,李冰父子的智慧让成都平原“水旱从人”;今天,我们在“吹梦都江”的意境中,读懂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,也明白了:青春的成长,亦如治水,需顺势而为,更需坚守初心。
成都博物馆:在文物中读懂城市的百年沧桑


走进成都博物馆,《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》的复刻模型静静矗立,它是四川人民反抗压迫、追求民主的历史见证。而“川军魂”雕塑,更是将我们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让我们看见川军将士为家国大义浴血奋战的决绝。
在成博的展厅里,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注脚。我们在“保路运动”的始末中读懂近代四川的觉醒,在“川军出川”的故事里感悟家国担当——原来,成都的红色基因,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。
这个国庆,在成都的历史地标与潮流打卡地间穿梭,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,更在红色记忆与青春活力的碰撞中,明白了“爱国”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,它可以是广场上的一次凝视,可以是博物馆里的一次震撼,也可以是潮流地标前的一次思考。
这个国庆,我们在雪山挑战极限,在都市触摸烟火,在古堰感悟智慧。这趟旅程,不止是风景的打卡,更是青春的修行——让我们在自然中拓宽眼界,在文化里沉淀思想,以更饱满的姿态,奔赴下一场人生山海!